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商南县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办公室关于加强产业发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索 引  号: nyj-06_A/2023-030600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农业局
标      题: 商南县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办公室关于加强产业发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
成文日期: 2023年03月07日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29日
发文字号: 公文时效: 失效
[字号: ]
 

 

 

各镇人民政府、城关街道办事处,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各成员单位: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推进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决策部署,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升产业发展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和应对工作,切实防范化解产业发展风险,确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产业评估体系,防范决策风险。一是选准选好特色产业。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科学确定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坚持

长短产业相结合,重点发展长效产业,避免成本上的短兵相接和同质竞争。二是强化项目科学论证。依据市场行情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各类产业。产业基地选择应注意避开禁止区、保护区等和政策规定冲突的区域。鼓励有条件的村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政策扶持上,侧重扶持全产业链产业项目,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三是规范产业项目库管理。按照村级申报、镇办审核、县级部门审定的工作程序规范产业项目谋划、申报、入库和管理等工作。产业发展项目实行前期谋划、入库审批、过程监督、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确保产业项目谋划精准、受益最大化。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防范生产风险。一是加强科技指导服务。发挥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技术优势,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和帮扶指导。二是加大产业发展培训力度。加强高素质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培训,提供财务、营销(电商)、法律等咨询服务,规范提升管理能力,缓解或降低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风险。三是强化到村到户帮扶指导。依托农业、林业、茶叶、畜牧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家服务团,定期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培养一批熟知本土环境、熟练产业发展实操技能的农民技术员和产业发展指导员,及时解决本村本地农户发展产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规避生产风险。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范自然风险。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涉农整合资金、巩固提升衔接资金、苏陕协作帮扶资金等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小拱棚、温控大棚、喷滴灌、智能温室等设施农业新技术,加快配建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做好气候趋势预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评估服务工作,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等信息的发布、传递,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三是提高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率。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保率,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四、积极拓展产销对接,防范市场风险。一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强对企业的筛选和监管,鼓励生产加工型及销售型龙头企业与脱贫村、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采取以订保销、以单促销的方法,实现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双赢。二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两品一标”认证,通过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制度规范、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加工销售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品牌效益。三是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产品价格走势等服务信息。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和洽谈会,展示展销我县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强农校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销售网格建设,深化苏陕协作帮扶,在对口帮扶城市建立产品直销窗口,设立直销网点,将电子商务作为特色农产品连接市场的重要渠道,大力拓展农产品网上外销。

五、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一是规范使用财政衔接资金。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的要求,及时分配落实到具体项目,按程序拨付资金。二是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计,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带动成效精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规范管理实施主体。严格按照程序落实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对产业发展连续失败的、不按合同履行带贫益贫义务的经营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不再享受产业项目帮扶政策。

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范生态风险。一是严守生态底线。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增强产业发展参与主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双赢的发展模式。二是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引导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等产业循环链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三是扶持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将生态影响纳入产业发展项目选择与绩效评价,对任何不符合环境标准、土地政策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重点支持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项目。

七、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防范思想风险。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充分挖掘培养乡村各方面人才,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干部队伍,让干部带着群众干,激发群众的干劲、志气。二是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加强群众思想文化宣传,树立勤劳致富光荣、“等、靠、要”可耻的思想观念。三是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培养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典型示范引领、广大农户参与、实现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商南县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办公室

2022年9月29日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