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商南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10月29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商南县财政局局长 刘 军
县人大常委会: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商南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
2019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对接寻求支持,支出保持较高强度,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1.公共财政决算情况。201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752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25433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3856万元,上年结余3046万元,总收入31876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2595万元,上解支出777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44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945万元,支出总计318765万元,年终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9112万元、专项补助1640万元、专项债务收入4100万元、调入资金38万元、上年结余561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54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3078万元,专项债券支出2100万元,年终结余273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2019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1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172万元,年终结余47万元。
另外,2020年7月,接上级通知,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调整,搬迁规模缩减,需从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安排的2019年易地移民搬迁债券29194万元支出中,调整7986万元,用于北环大道建设673万元、长新路建设1000万元、移民搬迁征地三通一平2550万元、前川移民小区基础设施900万元、迎宾大道建设2863万元等公益性资本性项目。
二、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显著上升的复杂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税部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持续优化收入质量,逐步做大支出规模,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增收节支并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实体经济减负8137万元,地方收入相应减收2890万元,同时新增支出需求很多,支出缺口较大,财政全力做好各项增收节支工作。一是深入剖析影响财政收入增减变化因素,层层夯实征收任务,加强重点税源监控,提高外地企业本地税收报验率,努力增加地方收入。二是积极争取资金,争取到位资金25.89亿元。全县一般转移支付达到11.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到位14.23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4.2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县资金紧张局面。三是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年初标准公用经费压减5%,专项经费压减10%,共压缩支出154万元。强化预算约束,守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四是盘活存量资金,对县财政预算安排超过一年的结转和上级安排连续结转两年的,作为结余资金收回,累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83万元,收回单位结余资金622万元,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稳增长提质量,服务发展卓有成效。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向市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注入3300万元,提升县域企业融资担保能力。通过贴息、补助等方式拨付资金3783万元,支持环球科技、智宇网络等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流动经济发展,多方筹集旅游发展资金6336万元,支持红色旅游规划,举办“丹江灯会”和旅游景点“提质增效”等。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推动创业促就业,为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5578万元贴息422万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提高保障水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按照“三保”要求,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民生,不断提高民生福祉,2019年民生支出达26.27亿元,占比86.8%。一是优先保障工资运转。在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在职、退休和村干部等各类人员工资全部发放到位,单位运转得到基本保障,人员待遇得到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二是民生支出能保尽保。完成教育支出40052万元,教育保障经费、营养餐等政策足额落实到位。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助、就业、养老等资金及时发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三是支持城镇建设。投入资金8734万元,支持迎宾大道、气象站片区、长新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及美丽乡村和四好公路建设,“花园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城镇品味全面提升。四是建立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年初预算本级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在预算执行中,又安排扶贫产业贷款贴息、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本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经费,为脱贫攻坚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按照“按需整合、应整尽整”原则,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43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
4.深入推进改革,理财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协同推进,加强基础性工作,规范资金管理,提高理财能力。一是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细化部门预算标准,项目预算零基编制,将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等信息全面公开,推进阳光财政建设。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新增国库集中支付单位32个,规范单位财务核算管理。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提高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三是加强支出管理。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减少0.47%,财政评审项目审减438万元,完成政府采购金额4828万元。四是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2019年支付债券利息费用8838万元,化解政府债务4.47亿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财政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9年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组织收入压力很大,收入质量还需提高;民生支出基数大、刚性强,支出规模需要控制,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风险防范需要全面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圆满完成2020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以上报告,请审议。
附件:1.商南县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表(草案)
2.商南县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表(草案)
3.商南县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表(草案)
4.财政决算名词解释
附件4
财政决算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政府为履行职能,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纳入公共预算的各项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类。
税收收入:指国家以实现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按照预定标准和程序,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取得的财政收入,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来源。
非税收入:指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指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通过预算内资金安排的用于维持政权运转及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补助。
一般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资金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
专项转移支付:指下级政府因承担上级政府委托事务或政府间共同事务等,享受的上级政府补助资金,又称专项拨款,是为了实现上级的特定政策目标,必须专款专用。
地方政府债券:指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资金需求状况,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