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陕西省首批特色气候小镇专家评审活动举行。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气象科技手段挖掘城镇、乡村气候及生态资源,促进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专家评审,有9个小镇确认为全省首批“特色气候小镇”,其中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被评为“特色气候小镇(避暑)”。
此次陕西“特色气候小镇”以陕西境内拥有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气象旅游资源,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空气质量优良,防灾减灾措施较完善,且配套齐全,服务管理规范的乡镇为主。全省共有37家单位参加,最后经过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旅游集团、陕西省气象局减灾处、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评审。
陕西省旅游气候资源丰富,“特色气候小镇”是省气象部门首次推出的以旅游气候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服务,是气象服务赋能地方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美丽中国“陕西样板”特色气候小镇品牌,推动形成特色气候小镇旅游线路、特色气候小镇农特产品展销等特色气候小镇产业链。
商南县富水镇
观风云闯王寨,品生态商南茶,诗情画意金富水,茶果飘香醉心间。这里是秦楚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这里是投资兴业的乐土,这里是现代农业的高地,这里是您拥抱自然、回归田园、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是名誉鄂豫陕的璀璨明珠,它就是——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
富水古称“阳城驿”,清为“富水关”,是陕西的东南门户。全镇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规划镇区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7564户22456人。富水交通便利,沪陕高速、312国道、西南铁路、345国道穿境而过,通村通组道路阡陌纵横,是出豫入秦的第一边贸重镇。境内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南茶北移试验田“知青茶园”、阳城驿4A级景区等,综合发展潜力巨大,素有“金富水”之美誉。
近年来,富水镇按照“党建引领、项目驱动、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统筹生态农业、现代工业、休闲旅游、城镇建设等板块协同发展,以打造“生活、生产、生态”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三生三宜乡村振兴综合体样板为目标。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政府投资、创新社会融资,聚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不断“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活跃三产”,建成了以“茶、菌、果”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园区,以陕西高科农产品产业园、瑞尔高温耐火材料、镁 橄榄岩开发等为主的现代工业园区,以阳城驿4A景区、茶海公园等为主的休闲旅游园区,以吉祥小区、如意小区等为主的宜居生活区。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一座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经济实力、彰显文化魅力的新型小城镇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富水镇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全国茶叶“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农业强镇”“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2021年,商南县富水镇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示范引领,突出抓点带面,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方面振兴,高位推动、靠实责任、狠抓落实,围绕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目标,立足工作实际,推行“七大套餐”提升发展效能。
强化组织领导,畅通推进机制
研究制定了《富水镇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7)》,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富水镇乡村振兴五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措施、细化了责任分工,并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对照创建方案逐一“过筛子”“亮底子”,摸清了现状、找准了短板、提出了措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绘就了一张思路清晰的示意图,为示范镇创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抓推进机制,镇党委积极主动联系包抓领导和市县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包抓领导的推动力、组织力、号召力和对口帮扶单位的资源、资金、职能优势,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党建阵地打造等方面的问题,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做足产业文章,建立融合体系
依托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这一“金子招牌”,坚持“三链”(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茗茶、优质猕猴桃、绿色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依托商於古道和商南“三省八县结合部”等区位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加大政府投资、创新社会融资,聚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不断“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活跃三产”,建成了以“茶、菌、果”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园区,以陕西高科农产品产业园、瑞尔高温耐火材料、镁 橄榄岩开发等为主的现代工业园区,以阳城驿4A景区、茶海公园等为主的休闲旅游园区,以吉祥小区、如意小区等为主的宜居生活区。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发挥人才作用,激活发展“因子”
立足“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激活“存量”,扩大“增量”,充分激发全镇现有人才活力,畅通各类人才、智力、技术下乡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方面加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在培育科技致富人才、农业致富带头人、能人巧匠等本土人才上下功夫选聘“人才专员”赋能乡村振兴。在富水街社区、茶坊村、油坊岭村探索选聘“名誉主任”,依托辖区创业成功人士、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大力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鼓励有文化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到村任职,加强村级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全镇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105名,其中“一肩挑”12名。
凝聚思想共识,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美民富的重要动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13个村(社区)全部按照“十个一”标准建成集村内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文化活动室等设施,建立健全村级“一约四会”,定期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网络电视村村通、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深度挖掘和宣传身边典型事、模范人,广泛宣传、表彰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道德模范,在镇村两级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公民、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典型评选活动。全镇13个村(社区)开展“五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脱贫标兵等评选活动14次,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00余人,长安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县剧团等在富水街、沐河、茶坊村开展文化下乡3场,参与群众600余人。油方岭村荣获省级文明村、茶坊村荣获市级文明村。
突显生态优势,建设宜居乡村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稳步推进垃圾清理、两边一补齐、“厕所革命”等工作。全面推进“垃圾清理”,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和巩固提升行动,创新建立“五包”机制(县级领导包抓、帮扶单位包帮、领导干部包村、“包帮”社区包联、责任村社包干),农村“六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推进“两边一补齐”。制定下发《富水镇“两边一补齐”行动实施方案》和《富水镇乡村道路品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富水镇道路品质提升道路绿化亮化任务月分解表》,明确时间节点,倒排项目工期,注重工程质量,抓好道路硬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以群众意愿和需求为基础,采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因地制宜实施三格式、双坑交替式和生态环保旱厕三种模式,累计改建户厕461座,其中水厕342座,旱厕119座,实现建制村公厕全覆盖。
强化组织保障,提升治理水平
以党建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有效夯实了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按照“1+3+N”模式,坚持“因地制宜、一室多用”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打造文化健身广场、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拓展打造党建活动室、协商议事厅、民调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大厅等功能室,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制度。认真落实村干部“三岗十八级”等级薪酬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加大优秀村(社区)干部推荐选拔力度,完善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体系,通过组织培训、谈心谈话、结对帮扶等形式,尽快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业务水平。全镇1名社区工作者任职村“两委”班子副职,全镇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县党代表3名,从村党组织书记招录公务员2名。大力发展茶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13个村(社区)全覆盖,全镇生态茶园面积超过2.6万亩,茶坊等4个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富水镇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农带旅,农旅融合的三产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通过“茶菌果”三大产业的有力支撑,全镇建成生态茶园2.6万亩,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新建猕猴桃基地6000亩,以万亩茶、万亩果、千万袋食用菌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长廊初步形成。
全域旅游实现突破。富水镇以省级旅游名镇创建为目标,以秦岭特色小镇和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积极实施“乡村扮靓”工程,乡村旅游、边贸旅游、人文旅游异军突起,全域旅游初步形成。王家楼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阳城驿景区成功入围国家4A级景区。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全镇建成标准化人工湿地、热气化垃圾处理厂,镇区自来水、网络通讯普及率95%以上,生活用电、水泥路通达率100%。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实现总产值13.3亿元。富东路、富园路、开放大街、老街等“绿化、亮化、美化”建设不断完善,“三纵六横”的集镇街道网络体系已经形成。
拥有风光旖旎、诗意盎然的自然风光,传承悠久历史、厚重人文传统的富水人,在富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全力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将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富水,打造多产融合的富裕富水、干净整洁的美丽富水、茶果飘香的休闲富水,为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再续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