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版
  • 网站支持IPV6
    开启辅助工具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魅力鹿城>>旅游商南>>景点>>正文
    金丝峡没有忘记(陈富中)
    发布时间:2019-10-30  点击量:

    话说今日之商洛,言必称金丝峡。金丝峡已经在陕西、中国、全球出名了。

    金丝峡闻名的背后定然有精彩的故事。金丝峡除了天生丽质之外,她的出生、成长、成名,见证了商南飞速发展的光辉实践。某种意义上说,金丝峡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故事还得从2002年说起。

    慧眼识珠,机缘巧合,源缘有道,道睐缘人。

    慧眼识珠,机缘常眷得道人。十七年前的2002年,商南太吉河镇落花沟村七里砭以洪荒、不毛、原始、神秘的自然奇观在坊间流传着。年初的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机缘巧合,源缘有道,时任商南县委书记周树红,带着一行干部来到这里访贫问苦,听当地人说,这是一块尚未开垦的蛮荒之地,山崖陡峭,谷中路绝,森林密布,野狼吼叫,虫豸横行,绝无人迹,秘不可测。周树红听后,满腹狐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下定决心一探究竟,于是换上解放鞋,带上一顶旧草帽,叫上当地老乡领路,拄着临时用树枝削成的拐杖,实地进行了那次艰难的、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永志不悔的探险之行。

    源缘有道,山川草木皆含情。一走进七里峡,他的眼球就被深深地吸引,不一样的山峰感染着他。始终在杂草丛生、野性十足、荒芜人迹的河道中穿行,一种不可名状的神奇夹杂着难以述说的喜悦鼓舞他,一种少有的兴奋混合着难得的亢奋激荡着他,一股股暖流涌遍他的全身。右河岸,树荫下,一眼笸箩大小的马蹄型涌泉在汩汩喷吐、日夜不息,震撼着他;两岸400余米高宛如刀削斧劈的悬崖,惊吓着他;河床中突兀飞来的巨石,恐怖着他。抚摸茶缸粗的古藤,他心潮起伏;审视着硬生生从石头上长出来的各种杂树,他赞叹着生命的坚强和无畏;眼观两三米宽、青苔鲜亮、水声潺潺、崖壁入云、飞鸟难越、霞光万道、绚丽夺目的幽幽峡谷,他的眼被深深地震撼着,心彻底陶醉了。他越攀越叫绝,越探越亢奋,越思越凝眉,越问越心静,越寻越坚定。“这么好的地方何不开发出来,做个旅游景区?”他不断提醒着自己。一个大胆开发的念头在他心里悄悄地生长,他没有告诉其他随行人员。他忘记了饥渴,忘记了劳累,意外收获,让他异常高兴;精神的愉悦,让他欣喜若狂。仅仅七里峡的往返,就消耗了他大半天的宝贵的时间,还有更深、更远、更未知、更莫测、更神秘、更难以想象、更奥妙无穷的地方等着他,他还要另外抽出时间去探访、去发现、去考证、去开垦。自此,这个地方,便与周树红结下了不解之缘。

    道睐缘人,智慧眼里珠生辉。回县城后,他彻夜难眠,他思考着干事创业的一连串基本问题:开发七里峡符不符合社会发展大势?能不能开发?怎么开发?谁来开发?钱在哪里?开发后效益如何?该不该冒险?他思考了三天三夜。稳妥起见,另一个周末,他第二次约上同事和好友,再次探访,当发现金狮洞、月牙峡、穿心洞、南天石鼓、天坑地缝、无数瀑布碧潭等等后,他被原始养育着的黑龙峡内天生的、独有的、奇特的、旷世少有、世所罕见、旖旎无比的自然风光惊呆了,他信心倍增。“必须开发,马上开发。开发,不容置疑!”他说,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冷静和坚定,也是看准了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冒的决心和意志,更是成大事者的理论修养和品质。于是,他召开常委会、县委工作会,召开几套班子会,召开商南志士名人座谈会,召开社会贤达讨论会,调查研究,倾听民意,听取意见,力排众议,有理有据地说服各种不同声音,以敢为天下先的政治勇气,果断决策,拍板定案,最终决定开发这一风水宝地。他送上的第一份礼物,便是给这里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改七里峡为“金丝峡”。说干就干,抽调精兵强将,组织各路大军,进驻金丝峡,于是金丝峡神秘的面纱一点一点揭开了。

    钟情独爱,行惊天地,天不负人,行稳致远。

    钟情独爱,自古芳香恋钟情。各路大军进驻后,随着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开发金丝峡的大幕,在一片白纸上,建设者们进行了“天当房子地当床”艰苦创业,渴了,喝一口山泉,饿了,嚼一口干粮,是开发之初的常态。从资源普查、设计规划、修路铺桥、架电拉网,到命名挂牌、起房盖屋、移民搬迁、宣传推介等等工作千头万绪,在金丝峡总设计师周树红的指挥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有序开展。周树红对金丝峡钟情独爱,宛若己子,爱深深,意绵绵,情浓浓,义重重。在他任商南县委书记近五年的时间里,一千六百多个日子,到金丝峡去了一百三十八次,几乎占他十分之一的时间。他就耗在金丝峡,或谋划,或探访,或欣赏,或陪同各级领导和专家组,随行都被他感染着、感动着、由衷地敬佩着。他每去一次,就及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景区第一次试运营到创建成3A景区,倾注了他大量心血和智慧。短短三年,金丝峡迅速红遍陕西。面对新生的金丝峡,周树红开心地笑了。

    天不负人,凝血成果惊世俗。周树红工作之余或节假日,就泡在金丝峡,扎在金丝峡,思考在金丝峡,钟情在金丝峡,查看工程进度,解决疑难问题,商讨建设规划。在他的圈子里和各种场合,他逢会就讲,见人就说,开会就大讲特讲,出差就寻机会讲。他抓住金丝峡建设的大事要事,一马当先,跑省进京,统筹协调,金丝峡迎来了国家林业局的关注、重视、考察和命名,被授予“国家森林公园”。同时,又得到国家水利部的高度重视和关爱,派专家组实地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考察和论证,依照规范和标椎,一举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金丝峡迅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皇天不负有心人,金丝峡的桂冠和美誉,给金丝峡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以极大地鼓舞。一批又一批劳动者,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奋勇开拓,负重前行,创造了“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金丝峡精神。

    行稳致远,水舟情深诗自远。“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金丝峡开发的原则。金丝峡简直就周树红的命,冥冥之中,他的命也许就该属于金丝峡,他对金丝峡的挚爱远远胜过任何一个商南人,每一处景点命名琢磨,每一处道路设计施工,每一个区域的开发与保护,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都能说出一段段故事。问问石燕寨3999步台阶,记录着周树红的脚印;问问白龙峡、黑龙峡的12000多米游步道,倾注了周树红的心血和汗水。若有兴趣:问一问山门石刻,问一问钢筋水泥;问一问钢索石条,问一问护栏枕木;问一问亭台楼阁,问一问厕所民宅。若仍有雅兴:再问一问小桥流水,问一问山花香草;问一问山崖俊峰,问一问碧潭瀑布。至少可以问一问工人师傅们,问一问富裕起来了的金丝峡人民。品一口商南茶,喝一口包谷酒,醉倒了多少岁月?游一次金丝峡,赏一次兰花节,幸福了多少时光?金丝峡的山川在浅吟低唱,山川没有忘记;金丝峡的人民在放声高歌,人民没有忘记。

    心中有民,民口若碑,不负历史,不辱使命。

    心中有民,爱民情怀立丰碑。爱,就对了!周树红全县总动员,“举全县之力,聚万民之智”开发建设金丝峡,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在为民谋幸福上,把对人民的热爱,书写在工作之中。他倾心倾情倾力倾智关爱金丝峡,打造金丝峡,推介金丝峡,没多久金丝峡就火啦。金丝峡以自身高贵的品质很快创成4A级景区,金丝峡一出世就惊世骇俗,金丝峡一出世就掀起巨浪,金丝峡一出世就不同凡响。奇山秀水、峡谷之都、天然氧吧、生态王国是金丝峡的本质特征。商南县连续承办三界茶叶.旅游节,极大地提升了商南知名度。一曲谭学礼作词、赵季平谱曲、谭晶演唱《美丽的金丝峡》传唱大江南北,红遍中国。而今,金丝峡成了商南乃至商洛对外宣传、对外交往、对外骄傲的一张名片,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名片,一张备受地球人喜欢的名片。

    民口若碑,口若史册载风流。后来,周树红因为政绩调到陕西榆林,商南人念念不忘;再后来,周树红调到了省城,商南人仍是无限牵挂。在各级领导的持续关爱下,金丝峡历时十四年的艰苦创业,2015年10月跻身中国5A景区朋友圈,数十次被评为中国“最美大峡谷”,代表着国内旅游品牌的最高标椎。金丝峡为行业立标,为旅游树形象,为跨越发展创典型,最终成为人们追逐热捧的旅游目的地,金丝峡成了不朽的丰碑。原太吉河镇也因金丝峡的名气,改为金丝峡镇了!无数商南人,依托金丝峡之名,各种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借光前行,借船出海,一跃跻身富人群,沾了金丝峡的光,成为金丝峡光环下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不负历史,担当使命气正浩。金丝峡是干出来的,十七年来,商南人民用劳动创造了盛开的金丝峡之花。金丝峡是商南设县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恩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最辉煌的成就,给商南人民带来了罕见的幸福生活。金丝峡验证了和验证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朴素真理!商南人通过建设金丝峡,活出了质量,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底气,活出了品质。至少,当代商南人认真地活过。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英雄引领时尚,人民创造历史。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和平盛世,时代呼唤扑下身子为民谋福祉的好官,时代记录心血和智慧的能官。爱民者民恒爱之,人民没有忘记,史册不会忘记。

    亿年苦修腾飞志,一朝面世全球惊。金丝峡抒写了中国旅游史册上的奇迹,金丝峡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商洛人创造的奇迹,金丝峡是见证商洛创新发展的奇迹,金丝峡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奇迹。

    金丝峡,没有忘记。金丝峡,怎能忘记?

    上一条: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湖~~

    下一条:“一条玉带落凡间,人在仙境画中游”商洛最美5A级景区“金丝峡”

    关闭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