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福湾社区“四支队伍”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已脱贫户、聚焦脱贫不稳定户、紧盯易返贫致贫人口,采取“1345”工作法,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筑牢一个基础。采取让干部走出去培训、邀请部门乡村振兴业务干部到社区培训、社区干部对网格员面对面培训等方式,组织金福湾社区“四支队伍”15名干部、37名网格员每人培训两次以上。同时,社区通过发放宣传单、显示屏轮番播放、大喇叭宣传、横幅标语宣传等方式,面向社区所有群众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培训与宣传,有效解决社区“四支队伍”、网格员及社区群众政策不清和知晓率低的问题,筑牢防返贫监测工作基础。

构建三大网络。一是防返贫致贫保障网。对上级督查反馈5个批次问题、“四支队伍”自查发现的问题全面梳理研判,应领尽领,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夯实整改责任,全力整改到位,筑牢了防返贫致贫保障。二是劳动技能培训保障网。针对社区闲散劳动力多、家庭妇女多的特点,组织网格员全面摸排,组织开展了两期100人次的烹饪、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让社区群众均掌握1-2门劳动技能,提高了群众就业能力,筑牢了群众就业技能培训保障。三是外出务工就业保障网。针对社区周边工厂多和用工特点,社区“四支队伍”人员牵线搭桥,直接与公司法人对接,让社区有临时务工意愿的185名已脱贫群众在工厂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筑牢了就业务工保障。
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常态化入户监测。坚持日常监测和不定期入户走访相结合、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社区“四支队伍”干部包片、网格员包网格的措施,定期入户走访,保证排查频次,做到了走访不漏一户一人,确保了社区1024户3031人没有出现“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的现象。二是落实应保尽保措施。根据每周研判结果,完善低保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必退”政策。在入户调查后,对符合低保扶持范围的2个家庭和2个“单人保”纳入保障范畴,对3户4人依规退出低保,巩固了脱贫成果,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风险。三是干部入户包扶走访。按照防返贫动态监测要求,县红十字会6名帮扶干部和社区“四支队伍”15名帮扶干部通过入户座谈、邻居调查询问、网格员反馈等形式,重点排查174户已脱贫户生产生活状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的成果成色更足、质量更高。四是积极实施救助慰问。针对个别生活一时困难又不符合纳入“三类户”的居民,积极开展救助慰问。积极对接包扶单位县红十字会,协调了2.7万元资金,对社区困难群众和居民100余户实施救助和慰问;社区利用自己的慈善幸福家园项目,对患大病、受灾的居民,实施救助150人次3万余元救助慰问。同时,协助社区患大病群众申请临时救助20人次,落实救助资金21000元。
推行五项机制。一是坚持每半年总结研判一次。每半年邀请驻社区帮扶单位、社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及社区全体干部、网格员参加防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半年工作成绩,梳理研判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的质量。二是坚持每月调研一次。县红十字会班子成员坚持每月到社区开展调研指导工作一次,和社区干部、驻社区工作队员进行座谈交流,研究解决“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坚持每季度遍访脱贫户一次。社区“四支队伍”15人每季度遍访所有在册174户已脱贫户一次,全面摸排已脱贫户生产生活状况,是否有返贫风险,并开展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常态化疫情防控、环境保护、《民法典》内容、“两拆一提升”工作等政策宣传。四是坚持每周监测汇报研判。在每周一例会上,各网格长对入户情况进行汇报,提出致贫风险点,研判化解方法与措施,将可能出现的返贫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五是坚持每天掌握已脱贫户生产生活状况。社区37名网格员每天对网格内出现的异常情况在微信群里向所属网格长进行汇报,网格长再向工作队长和社区支部书记汇报,畅通信息,确保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根据网格员摸排情况,对人口变化、收入变化、电话号码变动、身体状况变化等信息变动的,及时更新社区人口信息模板,并向上级反映,变更数据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