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版
  • 网站支持IPV6
    开启辅助工具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镇与部门>>正文
    “五大振兴”齐发力 和美城关迎新篇
    作者:李垒   编辑:城关街道办事处   审核:方健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5日 17:22  点击量:

    城关街道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统揽,以“两转两改三促进”行动为抓手,主动担当作为,明确任务压责任,细化措施抓落实,“五大振兴”齐头并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组织振兴强保障。强化组织建设,抓好乡村振兴“主心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下大力气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断提升农村党支部的建设水平。以“三联三促”为抓手,成立联合党支部17个,培养双带型党员132名;实施阵地提升计划,成立村级党组织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实地走访督查,指导村(社区)全面梳理排查问题原因;实行“一对一”党建联系指导机制。建立党工委班子成员包抓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每月实地了解、指导联系点党建工作情况至少1次,深入宣讲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专题党课1次,主动参加联系点党支部开展的重要事务和重大活动,不断夯实乡村组织振兴基础。

    产业振兴强根基。以生态茶城建设为契机,优化区域布局,盘活资产资源,累计培育打造产业基地41个,实施集体经济产业项目12个,争取资金3460万元,直接带动4000余人增收,带动8个村集体累计收入110万元。因地制宜新建千亩高品质茶园7个、千亩水杂果基地1个、千头梅花鹿养殖产业园1个,种植食用菌1200万袋,养殖生猪8.15万头、禽类154.4万只、水产40万尾;种植中药材4000亩,发展红仁核桃300亩、优质板栗1000亩。积极组建新业态公司,稳步推进产业和业态转型,先后引进秦岭泉茗等7家企业,着重开发“茶旅+康养”“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茶旅文康融合新业态,全力打造秦岭茶乡茶旅融合产业园。

    人才振兴强支撑。建立人才工作站,组织开展技能培训6场次、600余人,引进“土专家”“田秀才”等乡贤乡土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2023年“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14人;组织“两委”干部培训2场次,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选派街道3名优秀领导干部前往溧水交换学习,培树县级先进典型3人、街道12人、村(社区)5人,年轻优秀干部10人,不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利用“归雁计划”、暑假学生返村等契机,引导大学生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完成村社后备干部培养130余人;今年以来,街道联审200余人,筛选80余名村社干部任职,进一步增强村社力量,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振兴强动力。全方位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累计开展宣讲38余次。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了清明节“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等活动13余次。完善街道及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共计55余场次。建强用好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文学艺术、科学普及、教育服务、社会慈善、法律普及、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13次,累计开展“四城联创”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0次,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讲7次,开展道德讲堂13次,推选“道德模范”9人,依托“大喇叭”、微信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平台,采取专题报道、宣传先进典型等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和倡导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向善向上,促进人居环境优美,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生态振兴强底色。围绕“乡村美、生态好、产业强、经营活、农民富”的目标,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卫生防疫、绿色环保、文明创建等知识,全力推进沿线“民居庭院美化、游园景观绿化、环境卫生靓化”等工作,开展入户宣传教育300场次,发放宣传教育宣传册20000份,发动党员群众2200余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20吨,清理乱堆乱倒170余处,清理河道沟渠240公里,拆除乱搭乱建80余处,新修花池、花墙1.5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20余盏,新栽树木31万株,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以生态茶城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秦岭茶乡,实现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和谐发展。

    上一条:“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 -商南县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下一条:县人社局多措并举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关闭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