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高效的就医服务,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改善革命老区的医疗条件、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商洛携手西安,在西商融合发展的框架下,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笔,奋力推动西商医疗融合发展步伐,在八百里秦川与秦岭山水间谱写了“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医者赞歌。
近年来,我市抢抓西商医疗融合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对标西安、承接西安、融入西安”战略,通过“引名医、建名科、铸名院”三轮驱动,全力推进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三同”计划,西商医疗融合发展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市医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截至目前,市卫健委与西安市卫健委互访、召开座谈会5次,双方医院互访25次,确定了协作项目。其中,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商州区人民医院、洛南县医院分别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等7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签订协作协议,为我市医疗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凝心聚力引培“名医”
家住商州城区的患者陈女士,多年来一直有双眼胀痛和头痛的症状,视力也显著下降。得知有西安的专家在市中心医院坐诊,她打消了赴外地求医的念头,详细检查后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双眼视神经萎缩。在医院特聘眼科学科带头人何媛教授的指导下,眼科二病区雷淑红主任为陈女士做了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用时不到6分钟。术后,陈女士眼部各类疼痛消失,眼压下降明显,视力也得以保全。这是西商医疗融合以来,市中心医院眼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疑难病症治疗的一个缩影。
“以前,我们只是行业学术交流,建立官方协作关系之后,西安市人民医院对我们的支持力度更大,协作渠道更加畅通,我们科室从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到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都有了很大提升。”市中心医院眼科一病区主任郭丹萍说。
人才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市直3家医院先后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57名,“师带徒”培养本土人才16名,外派进修学习134名,为市直医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目前,在西安市人民医院何媛主任医师指导下,市中心医院眼科成功开展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生物角膜移植术等新技术5项,填补了市域诊疗空白;市中医医院引进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周军,开展腹腔镜下经颈胸腹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巨脾切除等手术46例,三四级手术同比提升14.33%。原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白冬梅带领市妇保院开展妇科三四级手术突破180例,较2022年同比增长137.18%。选派骨干医师进修学习,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尚立宏副主任医师独立完成市内首例“介入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术”。肾内科李文兰可熟练开展罕见肾脏病理诊断、CRRT、腹膜透析置管等技术,已成功为蜂蜇伤致肾衰患者行CRRT术等。
守正创新共建“名科”
2024年12月10日,市中医医院新门诊楼正式开诊。崭新的大楼彻底改善了市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就医感受,也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会定期在公众号发布专家坐诊排班表,群众可以线上预约挂号,来院就诊的患者还能预约交大一附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前来进行手术,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让就医更便捷更舒适。”市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李涛介绍,通过“刚性+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医院的31名专家,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临床指导、技能培训、病例讨论等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诊疗方案,进一步拓宽了中医师徒传授渠道。
在西商医疗融合发展机遇的带动下,“名医引领名科”氛围更加浓厚,名科特色进一步凸显。西安市属医院帮扶我市5家医院共建名医工作室5个、特色专科15个、推广新技术12项,累计来商坐诊指导工作427场次,接诊患者9220余人次,教学查房120余场次1210余例,开展学术交流、疑难病例讨论197场次,培训医护人员6900余人次。
在西安市人民医院指导下,市中心医院眼科推广激光治疗眼底病、增强CT模拟定位等新技术20余项,启动国家“光明中心”项目,成功开展视神经鞘切开等眼部手术5706例,2024年眼科急门诊、手术诊疗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6.77%、52.87%;共建视光中心,新开设儿童眼病、干眼症2个门诊,2024年接诊患者5953人,占视光中心总诊疗人次的91.92%。市中医医院建成杨震国医大师工作室,与西安市中医医院等4家医院协作,共建肛肠科、脑病科、内分泌等专科5个,推广竹筒治疗头痛、揿针疗法等新技术37项。2023年,在成功创建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同时,门诊、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12.81%、128.73%。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与市妇保院共建呼吸哮喘、儿童保健等8个专科,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指导成功妊娠66人,呼吸哮喘科肺功能检测同比增长37.2%,盆底重建科接诊患者6192人次,儿科新开展矮小症诊疗16例、孤独症筛查15例,开展灸法、掀针等新项目30项,2024年共建专科门诊、住院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22.15%、39.65%。
突破发展铸就“名院”
5月24日,“儿童哮喘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暨“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应用试点单位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本次评审依据最新发布的《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规范》团体标准,从硬件配置、诊疗规范、人员资质、信息化建设、患者管理五大维度严格考核。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成为陕西省28家获批单位之一,为儿童哮喘科学防治与长期管理奠定基础。
据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哮喘门诊于2017年成立,主要开展儿童哮喘、各类呼吸道急慢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检查、诊疗与随访。自西商医疗融合发展计划实施以来,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与市妇保院共建呼吸哮喘等8个专科,极大地提升了医院哮喘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入选试点单位是对医院的肯定,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门诊服务流程,优化专病档案管理,强化医护人员培训,为打造妇幼名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儿科一病区主任张莉说。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推动西商医疗融合纵深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而且促进了我市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市中心医院加快推进“三甲”复审,市中医医院打造康养公园式医院,市妇保院精细谋划住院二部改造建设。市中心医院增设核医学科、高压氧科、生殖医学科等新学科,扩增肿瘤科、眼科、疼痛科规模,建设省级重点专科9个、市级重点专科13个,微创手术占比21.35%,高于全省4.71%;日间手术占比4.15%,同比提升2.05%。市中医医院新开设眼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18个临床科室,医院学科规模达到33个病区46个临床医技科室,总床位数扩展为1051张。市妇保院新增设男科、中西医结合科等5个学科,建成孤独症筛查中心,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85项,推广揿针、葫芦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32项。市直3家医院接诊能力和就医环境显著改善,综合能力极大提升。2024年,市直3家医院急门诊、住院人次、手术量较2023年同比增长13.07%、17.19%、21.34%。
同时,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市直3家医院先后推行了检验结果互认、一号管3天、“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多项举措和制度,累计减少检查9785人次,累计减少挂号14.3万人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00.6万元。科研创新实现突破,市中心医院“远程药学服务模式在癫痫患者中的探索与应用”“全蝎软膏制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2项课题在省级立项,市中医医院研发的三花降脂颗粒通过省药监局批准备案,目前在院内推广使用。(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记者 陈 波 通讯员 李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