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是群众所盼。今年以来,我市紧盯重点群体、重点区域,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全力以赴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工作举措,筑牢增收根基。我市围绕年度城乡居民增收预期目标,细化各项政策,硬化各项举措,牵头制定了《2025年商洛市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工作措施》,提出促进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的“24条措施”,进一步夯实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努力形成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工作合力。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944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
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增收渠道。我市争取就业促进专项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 2500 万元,支持商州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建设,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行业,针对性开展技能实训,满足产业园区和社会用工需求。为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落实苏陕协作资金692万元,改造提升城区零工市场和驿站2407平方米,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务工增收。
扶优经营主体,蓄积增收活力。我市印发《商洛市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2025行动方案》,夯实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等4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通过产业提档升级、园区提标扩容、县域提质增量,最大限度吸纳就业,守住就业增收底线。
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增收动能。我市落实“周监测、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等项目推进机制,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市县重点工程和政府投资领域扩大当地群众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开工市县重点建设项目397个,吸纳就业20869人。(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记者 李小龙)